
在油田開發階段的油藏表征中,油層單元對比是一件十分重要但又十分費時的基礎工作,因此,油層單元自動對比對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已有的自動對比方法主要為數據驅動法,難于適應側向沉積相變及地層厚度差異大的油層單元對比。為此,團隊創新提出在油層單元自動對比中引入知識驅動,通過地層疊置模式約束對比過程;構建了相似性度量機算法,自動識別對比受相變影響較小的標志層;設計了條件化的N維多元時間動態規整算法,自動對比厚度差異大的標志層間各油層單元。最終形成了一套基于模式約束的油層單元智能自動對比方法。該成果在渤海灣盆地史深100區塊得到應用,油層單元自動對比結果的平均吻合率達90.02%,與傳統方法相比提升約17個百分點,有效提高了油層單元自動對比精度。相關研究成果已獲專利授權1項,軟件著作權登記1項。
圖1 油層單元自動對比技術路線圖
地層自動對比技術是地質學、石油勘探與礦產資源評估領域的一項重要創新,通過結合計算機技術和人工智能算法,實現了對地層特征的高效、精確識別與對比。在石油和天然氣勘探中可以快速準確地識別地層特征。有助于查明地層的形成時期、運動規律及地質事件等,對于理解地球演化歷史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地下地層構造建模、分析地下儲層質量差異分布??梢詭椭派飳W家和地層學家識別和比較不同地質時期的地層,從而更好地理解地球歷史。
全球對能源的需求持續增長,油氣資源作為主要能源之一,全球各大油氣公司對勘探和開發投入不斷增大,這為地層自動對比技術提供了持續的市場需求。地層自動對比技術可以顯著提高油氣勘探的效率,減少勘探成本,這對于面臨低油價挑戰的石油公司來說尤為重要。石油天然氣行業數字化轉型加速,地層自動對比技術作為數字化轉型的一部分,有助于行業實現更高效的資源管理和開發。
申請授權發明專利、軟件著作權。
圖2 申請專利、軟著
合作開發、技術服務和咨詢、技術轉讓、技術許可。
吳勝和,男,1963年10月生于江西省撫州市,中共黨員,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二級)、博士生導師、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F任國際古地理學會(ISP)理事長、中國石油學會石油地質專業委員會油氣藏開發地質學組組長、教育部油礦地質學課程虛擬教研室帶頭人、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專家。獲首都勞動獎章、北京市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岳大力,男,1974年生,黑龍江巴彥人。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國際古地理學會理事,現任國際教育學院院長。
主要從事油氣田開發地質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國家一流課程《油礦地質學》與全國工程教指委在線課程《儲層表征與建?!分髦v教師,教育部校外人才培養基地負責人。主持國家級、部級以及企業委托的科研攻關項目40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8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7項、省部級科技獎6項。主編與參編教材5部、專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擔任國際期刊Energies特邀主編,古地理學報、東北石油大學學報編委,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石油學報、古地理學報等國內外十余個刊物的審稿人。
李慶,男,漢族,1985年生,山東棗莊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校青年拔尖人才,油氣勘探與開發地質系主任。主要從事儲層地質學、沉積學、油氣田開發地質學等方面教學與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大專項等多項國家級項目,在國內外重要期刊上發表論文30余篇。為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會員、國際沉積學家協會(IAS)會員,擔任國內外知名期刊《Petroleum Sciences》、《石油實驗地質》、《石油科學通報》等青年編委。
徐振華,男,1992年6月出生,天津人,博士,博士后,講師。主要從事油氣田開發地質相關的科研與教學工作,以第一作者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Sedimentology,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Petroleum Science,石油勘探與開發等SCI期刊發表論文7篇。先后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1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湖北省博士后創新研究崗位基金項目1項、??蒲袉踊痦椖?項、企業委托橫向課題1項,參與國家級、省部級及企業委托橫向項目10余項,授權發明專利1項,獲得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李偉,男,1990年6月出生,河北衡水人,博士,博士后,副教授,入選2022年度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2023-2025年“青年人才托舉工程”、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青年拔尖人才”。主要從事油氣田開發地質相關的科研與教學工作。以第一作者在《Sedimentology》、《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Petroleum Science》、《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地球科學》、《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等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先后承擔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1項、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基金項目1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蒲袉踊痦椖?項,參與國家級、省部級及企業委托橫向項目10余項,授權發明專利3項、軟件著作權2項,獲得發明創業成果獎(省部級)1項(排名2/6)。擔任《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等多個國內外期刊審稿人。
王武榮,女,1993年9月出生,山西臨汾人,博士,博士后,講師。主要從事油氣田開發地質相關的科研與教學工作,以第一作者在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Energy & Fuels等SCI期刊發表論文4篇。先后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1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蒲袉踊痦椖?項,參與國家級、省部級及企業委托橫向項目10余項,授權發明專利3項,獲得發明創業獎成果獎1項。

聯系方式
成果完成人(團隊):
徐老師 13102092668
科學技術處(技術轉移中心):
譚老師 010-89733055
發布者:cubeoil,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gangbaowang.cn/archives/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