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大劉慧卿教授團隊!復雜屏障超稠油油藏SAGD高效開發關鍵理論與技術!


中石大劉慧卿教授團隊!復雜屏障超稠油油藏SAGD高效開發關鍵理論與技術!

01成果簡介

針對復雜屏障超稠油油藏SAGD開發的蒸汽腔擴展方向和形態不清楚、開發指標預測精度低、剩余油表征不完善及蒸汽腔難以有效擴展等技術難題,攻關研究形成了復雜屏障超稠油油藏SAGD開發關鍵技術,支撐了復雜屏障超稠油油藏的高效開發。研發了復雜屏障超稠油油藏SAGD三維物理模擬實驗技術,可實現屏障物性、井筒流動及水體能量的模擬,物理模型與礦場原型關鍵參數相似程度達80%以上。揭示了復雜屏障超稠油油藏SAGD的開發機理,研發了不同屏障類型的超稠油油藏立體井網SAGD開發技術,實現了復雜屏障超稠油油藏SAGD開發后期剩余儲量的有效動用。揭示了油藏滲流屏障和熱量損耗屏障影響SAGD蒸汽腔擴展機理,創建了不同屏障類型的SAGD關鍵開發指標界限圖版,建立了雙管注采井筒傳熱損失耦合流動和SAGD產能評價模型,形成了復雜屏障超稠油油藏SAGD開發指標預測軟件,預測精度由70%提高至90%。揭示了多元熱流體輔助SAGD(MF-SAGD)、泡沫輔助SAGD(FA-SAGD)開采機理,實現了復雜屏障超稠油油藏SAGD開發的蒸汽腔均衡擴展。

中石大劉慧卿教授團隊!復雜屏障超稠油油藏SAGD高效開發關鍵理論與技術!

圖1 復雜屏障超稠油油藏SAGD三維物理模擬實驗技術示意圖


02
應用領域

該成果對于國內新疆油田、遼河油田及我國具有海外礦權的加拿大、委內瑞拉等超稠油資源SAGD開發提高采收率工作具有極大應用潛力。通過物理模擬、數值模擬及理論數學模型等方法,對超稠油油藏SAGD開發的蒸汽腔發育模式及產能變化規律進行評價,揭示邊底水、高含水層、隔夾層及礫巖層等復雜屏障對SAGD開發的影響,并建立以注采調整方式牽引汽腔擴展的立體井網SAGD開發方法,并進行礦場實施方案的設計與優化,改善超稠油SAGD開發后期的油藏開發效果。



03
市場前景

這些國內外大部分SAGD開發的超稠油油藏均進入到開發的后期階段,油藏物性好、較為均質的超稠油儲量越來越少,當前面對的超稠油油藏大多發育有水體、隔夾層、礫巖層等復雜屏障。超稠油SAGD開發效果與油藏地質條件關系較大,油藏內部發育的隔夾層、礫巖層等滲流屏障和高含水飽和度層、頂底水層等熱量損耗屏障,嚴重阻礙了蒸汽腔的正常擴展,存在有大量蒸汽腔難以波及到的SAGD難動用儲量,整體開發效果差。本成果針對復雜屏障超稠油油藏SAGD開發的蒸汽腔擴展方向和形態不清楚、開發指標預測精度低、剩余油表征不完善及蒸汽腔難以有效擴展等技術難題,攻關研究形成了復雜屏障超稠油油藏SAGD開發關鍵技術,能夠有效支撐數10億噸超稠油資源高效開發,通過本技術實施與應用,采收率預計可提高5%以上。

中石大劉慧卿教授團隊!復雜屏障超稠油油藏SAGD高效開發關鍵理論與技術!

圖2  科技獎勵證書



04
知識產權

已授權發明專利,已完成軟件著作權登記。

中石大劉慧卿教授團隊!復雜屏障超稠油油藏SAGD高效開發關鍵理論與技術!

圖3  專利及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



05合作方式

合作開發、技術服務和咨詢。



06
成果完成人(團隊)

中石大劉慧卿教授團隊!復雜屏障超稠油油藏SAGD高效開發關鍵理論與技術!

劉慧卿,教授/博導,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氣體能源開發與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第三屆全國石油石化優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北京市優秀教師。主要從事油氣藏工程與提高采收率技術方面的研究工作,出版教材及專著8部,發表論文200余篇,獲省部級科技獎勵15項。

中石大劉慧卿教授團隊!復雜屏障超稠油油藏SAGD高效開發關鍵理論與技術!

東曉虎,副教授/博導,主要從事非常規油氣藏提高采收率理論與技術方面的研究工作,出版教材及專著4部,發表論文100余篇,獲省部級科技獎勵9項,擔任Petroleum Science副主編及石油學報、特種油氣藏等期刊青年編委,入選2022年Elsevier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年度影響力”榜單,獲全國礦業石油安全工程領域優秀青年科技人才提名獎。

中石大劉慧卿教授團隊!復雜屏障超稠油油藏SAGD高效開發關鍵理論與技術!

王敬,教授/博導,科學技術處處長,國家高層次人才特聘教授,主要從事復雜油氣藏滲流理論及應用方面研究,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獲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6項、二等獎3項。曾獲評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SPE亞太區杰出教師成就獎、教育部霍英東青年教師獎、孫越崎青年科技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青年科技突出貢獻獎、全國礦業石油安全工程領域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獎等榮譽稱號。

中石大劉慧卿教授團隊!復雜屏障超稠油油藏SAGD高效開發關鍵理論與技術!

呂曉聰,講師/碩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青年拔尖人才”。主要從事油氣滲流理論及應用相關的科研與教學工作,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授權專利及軟件著作權4項,獲省部級科技獎勵2項,擔任SPE Journal、Fuel、JPSE、TIPM、CEJ等著名期刊審稿人。


中石大劉慧卿教授團隊!復雜屏障超稠油油藏SAGD高效開發關鍵理論與技術!

聯系方式

成果完成人(團隊):

東老師  13466794958

科學技術處(技術轉移中心):

楊老師  010-89735362

中石大劉慧卿教授團隊!復雜屏障超稠油油藏SAGD高效開發關鍵理論與技術!

中石大劉慧卿教授團隊!復雜屏障超稠油油藏SAGD高效開發關鍵理論與技術!

為加快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領域技術研發,推動CCUS技術研究成果的交流,促進科研工作者對CCUS技術理論與應用的科技創新,我們特別發起此次論文征文活動,誠邀全球范圍內的專家學者貢獻智慧,共襄盛舉!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碳中和綠色轉型與氣候變化“ 教席、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碳中和與清潔能源教育專業委員會,定于2024年6月20-22日在北京市召開“2024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國際會議”。
會議將致力于探索CCUS發展的新技術和應用模式,并為CCUS技術領域及專業方向的專家學者們提供一個國際性的學術交流平臺。本次會議將有十余名國內外院士參與。
論文征集
本次大會面向全球征集學術性論文,內容涵蓋碳中和、CCUS的技術實踐及管理創新等。
我們要求論文具有原創性,未在任何刊物和會議公開發表。論文應包含英文題目、英文摘要(235-450字)、英文關鍵詞(3-5個)以及全英文正文。摘要需高度概括全文學術、技術要點,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并包含研究目的和范圍、方法、步驟和過程、結果、認識和結論、創新點、技術貢獻和意義四部分內容。
論文必須具有原創性,未在任何刊物和會議公開發表。論文題目應簡明、確切,不要太長、太籠統。
附上作者中英文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學歷、職稱、主要從事的研究方向、單位名稱、通訊地址、郵編、電話、手機、電子信箱等。
論文交流與評獎
大會將組織相關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對論文摘要進行評審,論文審查通過后,將及時通知作者并分批次郵件發送錄用通知。優選高水平會議論文進行學術報告,并在會后頒發宣講證明。同時,我們還將組織專家對論文和報告進行評審,評選出優秀論文并頒發證書。
優秀會議論文經過大會組委會評審后,優先推薦到Applied Energy、Engineering、Journal of Energy Resources Technology、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Petroleum Science等期刊進行同行評審,評審通過后即可發表。
(Scopus作為全球最大的學術文獻數據庫之一,收錄了來自全球的優秀學術期刊,涵蓋了各個學科領域。被Scopus收錄的論文,通常都具有較高的學術質量和引用率,是作者發表論文、進行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
論文提交時間
論文摘要截止時間:2024年5月22日;
錄用通知發布截止時間:2024年6月14日;
論文全文截止時間:2024年7月21日;
論文全文評審結果發布時間:2024年9月20日。
論文提交方式
請將論文摘要或全文發送至郵箱paper@iccusc.com
咨詢電話:馬老師15822801766。

發布者:cubeoil,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gangbaowang.cn/archives/89837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28日 上午6:33
下一篇 2024年10月28日 上午6:5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国产三级不卡无码视频,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国产午夜福利无码精品大秀在线,无码最好免费高清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