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十大科技創新成果!中石油入選!

國家級十大科技創新成果!中石油入選!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2024年度國家能源研發創新平臺十大科技創新成果,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由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牽頭,聯合中國工程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及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共同建設的國家能源致密油氣研發中心的移動式井場巖樣集成連續測量成像系統CoreLog1.0成功入選(簡稱CoreLog1.0)。


一、25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全尺寸地面試驗平臺

原創性提出了適用于大差異風電機組軸系角度的傳動鏈軸線角度調節技術,攻克了大容量電網模擬裝置復雜諧振控制、并網條件工況模擬和風電寬頻特性測試等技術難題,能夠真實可控地復現海上風電機組面臨的復雜極端自然環境和電網環境。成果于2024年12月在福建福清建成投運,可開展25兆瓦級風電機組全工況模擬試驗,填補了我國在大型海上風電機組地面試驗系統及并網試驗等技術領域的空白。

國家級十大科技創新成果!中石油入選!

完成單位:國家能源大型風電并網系統研發(實驗)中心

二、水電站大壩北斗安全監測及應急遠程控制系統

開發了適合高庫大壩的北斗融合靜態高精度解算算法,定位精度最優可達1毫米,滿足高庫大壩變形監測要求,融合了北斗三號短報文、無源應急啟閉、智能PLC技術和安全加密算法,可實現極端環境下閘門遠程監控與應急響應。成果于2024年12月分別應用于廣西龍灘水電站、四川古瓦水電站,可實現偏遠地區水電站大壩變形的高精度自動化監測,有效應對閘門及生態廠房的監視與控制失聯風險,對保障我國水電站大壩安全穩定運行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級十大科技創新成果!中石油入選!
完成單位:國家能源水電站大壩安全和應急工程技術中心
三、核電站水下智能維修成套裝備
突破了核電站水下放射性惡劣環境缺陷檢測和修復成套關鍵裝備,攻克了高精度缺陷檢測、激光增材焊接、精密切割成型等關鍵技術,可遠程實現核電水下設備缺陷檢查修復等作業,有效降低工作人員受到的放射性輻照風險,大幅提高檢修效率。成果于2024年應用于“國和一號”示范工程乏燃料水池檢修,有效提升了我國核電站水下智能化檢修水平。
國家級十大科技創新成果!中石油入選!
完成單位:國家能源非能動核能共性技術研發中心
四、核電站應急柴油發電機組
突破了核電站應急柴油發電機性能設計、結構強度計算、溫度場模擬、機器鑄造加工等關鍵技術,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功率長壽命高可靠應急柴油機,整機功率達到9000千瓦,平均無故障時間超過2000小時,填補了我國核電站用自主可控大功率應急柴油發電機空白。成果將用于福建寧德、廣東太平嶺和山東招遠等核電項目,對保障我國核電工程建設和安全運維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級十大科技創新成果!中石油入選!
完成單位:國家能源核電工程建設技術研發(實驗)中心
五、特高壓和超高壓輸電工程雷擊防護系統
攻克了復雜通道雷電屏蔽特性評估、高性能直流氧化鋅電阻片研制、避雷器狀態全波形在線監測等關鍵技術,研制了±400千伏至±1100千伏全電壓系列直流線路避雷器。成果應用于±1100千伏吉泉線和±800千伏賓金線等西電東送大通道,大幅降低了雷擊故障率,保障了雷雨高發季節特高壓和超高壓輸電線路迎峰度夏防雷安全,為我國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國家級十大科技創新成果!中石油入選!
完成單位:國家能源雷電災害監測預警與安全防護重點實驗室
六、基于自主可控芯片的特高壓直流控制保護系統
攻克了高性能分布式并行計算、高速信號采集及安全可靠通信等關鍵技術,完成了自主芯片與特高壓直流控制保護系統融合創新,實現了我國特高壓直流“大腦”自主可控。成果應用于“風光火儲一體化”能源基地外送隴東至山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外送陜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三峽電力外送直流改造工程等,為我國能源電力安全提供了堅強保障。
國家級十大科技創新成果!中石油入選!
完成單位:國家能源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成套設計研發(實驗)中心
七、面向大規模新能源電力系統在線控制的全景仿真鏡像系統
突破了大規模新能源電力系統全景鏡像仿真、復雜系統在線分析與控制決策等關鍵技術,研發了調度控制與電磁暫態仿真閉環交互的電網調度運行仿真鏡像系統,實現了系統仿真、運行控制、調控駕駛一體化,有效支撐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的動態推演和控制決策。成果應用于新能源電力系統的頻率、電壓、斷面在線控制,以及昆柳龍等11回(特)高壓直流功率實時控制功能在線校核,有力提升新型電力系統調控駕馭能力。
國家級十大科技創新成果!中石油入選!
完成單位:國家能源大電網技術研發(實驗)中心
八、江海直達型14000立方米LNG加注運輸船
突破了江海直達船型開發設計、新型LNG圍護系統總體布置及輕量化設計、多級螺桿動力軸系穩定性和無油螺桿軸端密封設計等多項關鍵技術,研發了江海直達型14000立方米LNG加注運輸船,可實現江海直達一站式LNG加注和運輸雙重功能,填補了我國LNG儲運裝備低溫核心配套空白。成果于2024年7月實現交付運營,并在上海洋山港完成多次LNG加注作業,為LNG船關鍵核心裝備建造運行技術提供了“中國方案”。
國家級十大科技創新成果!中石油入選!
完成單位:國家能源LNG海上儲運裝備重點實驗室
九、移動式井場巖樣集成連續測量成像系統
突破了高線性度梯度線圈研制、短回波間隔射頻等關鍵技術,研發了采用梯度切片測量的井場核磁測量系統,實現了井場近原位巖心參數高精度測量和連續三維數字巖心融合成像。成果應用于塔里木、四川、松遼等重點盆地多個非常規油氣勘探區塊11口井,推動了巖石物理實驗由室內向井場、由單點向連續、由單屬性向多參數協同測量的技術變革,對以陸相頁巖油為代表的非常規油氣高效勘探和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級十大科技創新成果!中石油入選!
完成單位:國家能源致密油氣研發中心
十、基于礦鴻的煤礦綜采工作面智能控制系統
首次在煤礦綜采工作面構建了基于礦鴻操作系統的物聯網體系架構,研發了基于國產芯片、操作系統、應用軟件、整機產品的綜采工作面成套裝備和礦用手持移動駕駛艙,實現了從底層硬件到上層軟件的全面自主開發,提出了統一的數據傳輸協議,提高了信息共享和協同工作效率,成果于2024年10月在山西亞美大寧煤礦智能化綜采工作面投入應用,為煤炭安全高效開采提供了有力支撐。
國家級十大科技創新成果!中石油入選!
完成單位:國家能源煤礦采掘機械裝備研發(實驗)中心

來源:國家能源局

———END———
國家級十大科技創新成果!中石油入選!
為了進一步加強煤層氣勘探開發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聯合西南石油大學、中石油煤層氣公司、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能源發展戰略專業委員會以及煤層氣開發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擬于2025年3月14-15日在四川成都聯合舉辦“2025煤層氣勘探開發年會”,攜手《鉆采工藝》、《中國石油勘探》、《石油科技論壇》、《煤炭學報》聯合發起共同征稿。評選出的優秀論文將推送至《鉆采工藝》、《中國石油勘探》、《石油科技論壇》、《煤炭學報》進行同行評審,期刊評審通過后根據各期刊專家意見進行修改并按照的要求補充完善后,可在期刊中發表。
論文摘要截止時間:2025年2月28日
論文全文截止時間:2025年4月18日
論文摘要或論文全文投遞郵箱:
oilmeeting@oilmeeting.com
掃碼添加會議聯系人:
馬老師15822801766

國家級十大科技創新成果!中石油入選!

國家級十大科技創新成果!中石油入選!

國家級十大科技創新成果!中石油入選!
國家級十大科技創新成果!中石油入選!

會議咨詢馬老師 聯系電話15822801766(微信同)
行研及合作咨詢丨李老師 聯系電話13581630352(微信同)

發布者:cubeoil,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gangbaowang.cn/archives/98604

(0)
上一篇 2025年1月23日 上午8:35
下一篇 2025年1月23日 上午8:3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国产三级不卡无码视频,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国产午夜福利无码精品大秀在线,无码最好免费高清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