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芮振華團隊:二氧化碳地熱儲能與地質利用封存一體化方法!Engineering封底文章202311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芮振華團隊:二氧化碳地熱儲能與地質利用封存一體化方法!Engineering封底文章202311

作者介紹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芮振華團隊:二氧化碳地熱儲能與地質利用封存一體化方法!Engineering封底文章202311

芮振華,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國家級領軍人才,國際石油工程師協會杰出會員,兼任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副院長、碳儲科學與工程專業負責人、CCUS研究中心副主任。專注CO2提采與封存一體化、油氣勘探-開發-工程一體化等方向。榮獲SPE國際技術獎、SPE國際杰出服務貢獻獎、SPE杰出會員、Albert Nelson成就獎等國際獎項等。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芮振華團隊:二氧化碳地熱儲能與地質利用封存一體化方法!Engineering封底文章202311

劉月亮,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專注CO2提高采收率與地質封存協同理論及技術和CO2快速礦化方法及技術等。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SPE亞太區油氣可持續開發技術獎等國際獎6項。


地熱儲能在封存容量和封存周期上比其他儲能方式更具潛力。CO2由于其優越的熱力學屬性而被視為一種極具潛力的儲能介質。與地層鹽水相比,CO2有三大特點:①CO2礦物溶解程度比地層鹽水小,可大幅降低管道或設備結垢的可能;②CO2粘度比地層鹽水低,可大幅減少儲層巖石的壓力損失;③CO2比液態水更易壓縮,可產生熱虹吸,降低了對循環泵的嚴格要求。因此,CO2擁有比地層鹽水更好的換熱效率。此外,利用CO2進行地熱儲能也可通過將CO2封存于地質體中來降低大氣CO2的排放。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芮振華教授團隊提出了一種CO2地熱儲能和地質利用封存一體化方法:CO2首先被注入到深部地熱層中進行能量汲取。高能CO2進而被注入到目標油藏中進行驅油利用,從深部地熱層汲取的熱量可大幅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原油流動性,進而提高原油采收率。開發末期,油藏地質體可作為一種封閉空間用于中淺層地熱儲能,同時實現CO2長期地質封存。結果表明,隨著高能CO2的注入,目標油藏的平均溫度大幅提高。在地熱能協助下,提高了CO2在油藏地質體中的波及體積,驅油效率也相應提高了10.1%。根據CO2場地封存潛力評估,CO2注入110年后,地質體的利用率高達91.2%,CO2最終封存容量高達9.529×108 t。經過1000年地質封存,超臨界態CO2封存占主導地位,其次是液相CO2,然后是礦物相CO2。此外,由于殘余油的存在,溶解態CO2的封存容量隨封存時間顯著增加。更重要的是,CO2在大規模地熱儲能方面表現優異,如在所研究的地質體中儲存的總能量每年可為超過3500萬個家庭提供電力供應。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芮振華團隊:二氧化碳地熱儲能與地質利用封存一體化方法!Engineering封底文章202311

圖1. 二氧化碳地熱儲能與地質利用封存一體化方法示意圖(來自《Engineering》2023年11月刊封底)


作者建立了一個三維(3D)井筒-油藏耦合模型。圖2給出了井筒-油藏耦合模型的縱剖面,該模型使用不同的控制方程來計算井筒和油藏中的流體相行為。井筒采用一維兩相動量方程,油藏采用三維多相達西定律。整個地層厚度為2.02 km,其中底部為地熱層,厚度100 m,深度3.52 km;頂部為油藏,厚度20 m,深度1.5 km。在模型中定義了反“9點”井網的一組注采井,以完成所需的模擬工作?;趯ΨQ原理,對井網1/4區域進行了模擬,橫向邊界考慮了固定溫度和壓力的狄利克雷條件。半解析用于計算井筒與地層之間的熱交換。流體通過200 m的水平井在地熱層中加熱,然后沿著2 km長的直井注入油藏。CO2和烴組分在氣相和油相中的溶解度利用Peng-Robinson (PR)狀態方程通過閃蒸計算得出,CO2在水相中的溶解度采用Henry定律計算。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芮振華團隊:二氧化碳地熱儲能與地質利用封存一體化方法!Engineering封底文章202311

圖2. 井筒-油藏耦合模型縱剖面


作者對目標儲層采用了10年交替注入CO2和水的方法進行開發。在第一個(即0–2.5年)和第三個(即5.0–7.5年)2.5年期間,進行CO2注入。在第二個(即2.5–5.0年)和第四個(即7.5–10.0年)2.5年期間進行注水,以提高注入流體的波及體積,增強地熱層的傳熱能力。經過10年的交替注入周期,連續注入CO2 100年,用于CO2封存和地熱儲能。


作者對本次模擬采用了三種情形:情形一,先將CO2或水注入地熱層進行取熱,再將高能CO2注入目標地質儲層進行CO2利用,即提高原油采收率;情形二,直接向目標儲層注入CO2或水進行驅油;情形三,假設目標油藏枯竭,注入二氧化碳封存100年,在二氧化碳封存的同時,地熱能也儲存在二氧化碳介質中。


主要結論



(1) 地面CO2注入地熱層后,平均溫度提升至341.75 K。注入高能CO2 2.5年后,目標儲層平均溫度大幅提升,目標儲層平均壓力升高至25.1–47.7 MPa,有利于CO2高效利用和地熱儲能。

(2)將地熱能引入目標儲層后,提升了CO2在儲層流體中的溶解度,降低了原油粘度,提高了原油流動性,有利于CO2驅替微孔隙中的原油,同時提高油藏地質體對CO2的封存容量。因此,目標儲層中的封閉空間成為未來大規模CO2封存和地熱儲能的適宜場所。

(3)注入CO2 110年時,地質體利用效率達到91.2%,現場最終注入CO2量高達9.529×108 t。經過1000年的固存,CO2主要以超臨界CO2的形式存在,占總CO2的70%;其次是液態的CO2,然后是礦化相的CO2。

(4) CO2可以作為一種合適的地熱儲能介質,從深層地熱層中提取熱量,然后將提取的熱量有效地儲存在目標儲層中。CO2注入100年后,可在CO2中儲存高達2.46×108 GJ的地熱能,可為超過3500萬個普通家庭提供每年的電力供應。


總結



二氧化碳地熱儲能與地質利用封存一體化方法考慮熱質傳遞機制,明確了CO2提高原油采收率-地質封存-地熱儲能協同耦合機理,建立了以CO2為介質的提高原油采收率與封存儲能一體化模擬方法,驗證了CO2提采-封存-儲能協同耦合的可行性,為CO2高效地質利用提供了新的路徑,實現油氣采收率提高10.1%,儲層利用率提高31%,每百萬噸CO2儲能達到2.60×106 MJ,該方法可為保障國家能源戰略安全、實現綠色低碳可再生能源高效開發和我國“雙碳”目標提供啟發。

文章信息: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Geothermal Energy Storage with CO2 Sequestration and Utilization

地熱能儲存與CO2封存和利用的一體化框架

作者:

劉月亮, 胡婷, 芮振華, 張政, 都凱, 楊濤, Birol Dindoruk, Erling Halfdan Stenby, Farshid Torabi, Andrey Afanasyevc

論文鏈接:

https://www.engineering.org.cn/en/10.1016/j.eng.2022.12.010

http://doi.org/10.1016/j.eng.2022.12.010

引用:

Yueliang Liu,Ting Hu,Zhenhua Rui,Zheng Zhang,Kai Du,Tao Yang,Birol Dindoruk,Erling Halfdan Stenby,Farshid Torabi,Andrey Afanasyev.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Geothermal Energy Storage with CO2 Sequestration and Utilization[J].Engineering,2023,30(11):121-130.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芮振華團隊:二氧化碳地熱儲能與地質利用封存一體化方法!Engineering封底文章202311

開放獲取全文


www.engineering.org.cn/en/10.1016/j.eng.2022.12.010

————END————

發布者:cubeoil,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gangbaowang.cn/archives/87249

(0)
上一篇 2024年1月24日 上午2:01
下一篇 2024年1月26日 上午2:4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国产三级不卡无码视频,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国产午夜福利无码精品大秀在线,无码最好免费高清视频在线观看